文史资料与人物专访

文史资料与人物专访

黄国庆

世南会纪念特刊: 八、武荣俊彦   工商翘楚(全版)

黄书萍、黄国庆

新加坡这个钢骨水泥城市的前身是砖镇。新加坡开埠后, 加冷河开始出现砖窑, 后来英殖民地政府也设砖厂。砖业在1950年代一度萧条, 直到1960年代, 政府大量兴建组屋, 砖块需求大增,1960年代到1980年代为砖业兴盛期。那时候, 著名的砖厂有:南安籍林谋盛家族经营的“福安砖厂” 、南安籍黄种行家族经营的“亚洲砖厂”。亚洲砖厂是黄种行在1952年创立, 传给第二代: 黄书萍、黄国庆、黄书池, 截于2004年, 亚洲砖厂制作了52年的“亚洲砖” 品牌 砖块, 当时月产量400万块, 可惜因政府征地, 不得巳只好结业。

当年, 在印度尼西亚做生意的黄仲行, 回到新加坡协助友人管理“星洲砖厂”, 靠150元养活一家十多口。1952年正值砖业萧条时, 黄仲行敢敢在惹兰南山创业开设“亚洲砖厂”。“星洲砖厂” 制作牛踏砖,“亚洲砖厂” 则用半机械化机器和木窑(用木材来烧砖的窑) 制砖, 打碎机打碎泥土, 用抽风机将泥土锯成条条, 再用钢线切成块状, 靠太阳晒干砖块才能进窑, 每月产量仅有几万块, 后来购入高压机, 压出的砖块较干, 不必晒大阳就能直接入窑。1962年为了增加产量和品质, 黄仲行带领黄书萍、黄国庆、黄书池三兄弟设立“八卦窑”, 使月产量高达70万块。1985年“亚洲砖厂” 安置自动化的隧道窑, 从打碎切块出入窑烘干全自动化, 从窑头到窑尾只需一天半的功夫, 月产量可达250万块。黄家兄弟在这一行经历风风雨雨, 生意上上下下, 总感到开砖厂像开杂货店, 什么砖都得做, 而且砖窑是粗重活, 很难请工人。福康宁山和圣淘沙的地砖, 美国人俱乐部及一些私宅洋房等都用上亚洲砖厂的“ASIA砖”。

2000年以后, 最后几家砖厂, 因厂址土地被政府征用而陆续结业, 2004年以后, 再也没有本土制作的砖块,建筑工地用的砖块全赖进口。黄书萍、黄国庆、黄书池三兄弟自从亚洲砖厂结业后, 果断决定转战商场谋求向外发展, 专注在马来西亚种植胡姬花、开发养猪业等其他生意。黄家兄弟克勤克俭, 因具有陶朱才略, 未几, 种植与养猪业的业务日见发展, 奠立了稳定的基石, 蜚声大马。